![]() 日志正文
|
||
【原创影记】东北记行22:根河--漠河 过了根河市区公路开始变窄,汽车全是在林区行进,两边全是浓密的森林。时而是一片白桦林,时而是一片落叶松, 亭亭玉立,苍翠袭人。 这条根满公路(根河至满归,S204)路况较差,路面少不了坑坑洼洼,因为是大兴安岭林区从根河至满归再到漠河唯一直通的“大路”,不然就得多绕行几百公里,所以难走也得走。这倒是让我们完全有时间感受大兴安岭林海特色了。 这条路本是路过冷极村的,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发现路标及停车,也就错过了根河当地这处著名的景点。 冷极村位于根河市金河镇,前身是金林林场。因这里地处大兴安岭腹地北麓,是根河地域气温的分水岭,我国零下58度的极寒气温记录在此产生,人们便称这里为“冷极村”。 据说全年冷冻期是八个月,即使是夏季的七八月份,晚上家里也要烧火驱寒。也正是缘于此,如今冷极村打起了旅游这张牌,各地游客夏天来避暑、冬天来玩雪,让这个密林深处的小村镇红火起来。所以,虽然未能亲历,在这里也要借助网络图片弥补这次的的缺憾: (此3片选自网络▲) 中午时分,我们到达内蒙古静岭的呼尔贝尔旅游驿站——9号中国冷极站: 这里是著名的中国冷极点,建有中国冷极纪念碑。据资料介绍,2009年12月31日凌晨,根河市静岭检查站测出了零下58度极端低温,后经国家环保部专业团队实地考测,承认此数据。至此根河正式成为“中国冷极”之地,至今记录未被打破。于是,在此建立中国冷极纪念碑。 中国冷极纪念碑是一座银灰色的铁艺雕塑,由蜿蜒扭曲的一个大大的连笔“冷”字组成: (此片选自网络▲) 遗憾的是,由于这里正在修路,这一纪念碑无从看到,只见到它的底座侧翻在路边: 附加几句:一般认为的第二冷极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,额尔齐斯河上游。可可托海,蒙古语意为“蓝色的河湾”,哈萨克语意是“绿色丛林”。阿勒泰地区地方志记载:1967年1月初,气象专家在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海子口曾观测记录到-63.5的低度,但此数据未被正式认可,所以冠军依然是根河。 伴随着根满公路一同而行的,还有一条条河流金河及牛耳河,为激流河支流。 金河发源于根河市静岭车站北,与根满公路、牙林铁路(牙林铁路中线,由伊图里河站至满归站)近乎平行,流经金河镇、牛耳河镇地区,于牛耳河铁路桥北汇入激流河。 “牛耳”借用的是鄂伦春语,即“牛勒”的谐音,牛耳河即“水深流急的大河”之意。牛耳河地区曾为镇级行政区,后来牛耳河镇并入金河镇。 牛耳河与金河汇流后注入激流河,成为激流河的源头。这一带河流水量充足, 湿地湖泊众多: 过了根河市金河镇,是阿龙山镇,离镇区不远公路边,有几处观景台,可观看激流河景况。 激流河又名贝尔茨河,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,最后汇入黑龙江。它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北麓,有许多支流,河水充沛,是中国北部原始林区水面最宽、弯道最多、落差最大的原始森林河。其流域地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区,绝大部分尚未开发,仍保持原始生态环境。 位于阿龙山镇西的这段贝尔茨河,是激流河与阿龙山河相汇处,这里河道宽广、浅滩众多,是旅游漂流、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游客在此可观赏河岸美丽风光。 随后行不多远,在紧靠激流河处,因山体滑坡,公路遇塌方,在此我们堵车近三小时,18点以后才可放行。(听说近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是常态了): 这里公路上竖立一座牌楼,许多人还以为是要出内蒙古进入黑龙江省,实际上是进入根河市满归镇地盘,而“中国满归”之口气确实够大的: 满归因地处孟库依河南岸而得名,“满归”为“孟库依河”河名谐音。满归镇地处根河市北部、大兴安岭北部西坡,东、东北与黑龙江塔河县、漠河市接壤,南与阿龙山镇隔山相望,西与额尔古纳市毗邻。 满归镇以前为满归鄂温克民族乡,镇政府所在地起先为满归林业局,这里虽然是一个偏僻小镇,但却是从呼伦贝尔去往漠河的必经之地,大部分游客会选择在这里停留歇息,另外还有一处景区——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可游。我们到达镇上时已傍晚,因此不便停留,继续赶路。 过满归镇即进入黑龙江省境内,天色渐黑,直到午夜12点到达漠河,沿途风景不得见,只有遗憾了。 在此,借用此前经过蒙黑交界处的驴友所拍的图片,看一下内蒙古与黑龙江交界处的牌坊: (此3片来自网友▲) (注:图片均为手机拍摄)
最后修改于 2021-09-10 23:37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